我們種下的是一個未來

圖、文/王昭雅  2018-02-15

【USR】仕安里,臺南市最北端後壁區之西部邊區,集中於南83線與五甲路兩側,面積約400公頃,居民僅六百餘人,社區將近21%皆為65歲以上的長輩,因為許多年輕一輩為了謀生,不斷地往大都市遷移。

不急著改變,我們從陪伴開始

  我們認為:與其期待青年返鄉,不如陪伴在地孩童,構築對地方的歸屬感。

  相對於填鴨式的課綱,適性而教的多元發展課程更是偏鄉孩童所需,我們為此規劃系列活動,試著讓社區的小孩開心地參與,並陪伴從個人(走出家門到社區),進而產生團體感(同儕間相處、集體策劃行動、歸屬感),到組織(認同感、產生自主性)的雛形出現。

▲仕安橋:運用舊屋瓦、馬賽克將居民來往仕安橋的模樣拼貼下來,期望匆匆經過時可以停下看看社區的美麗,也注意到這群孩子開始在社區發聲了。

▲家鄉菜:「如果家有一種味道,是你想傳承給我的,那會是哪一道菜?」社區普遍為隔代教養與外配媽媽藉由家常菜的教學,透過他人的分享才發現到習以為常的味道竟是讓人無限想念。

▲活動中心:一起規劃與整理社區活動中心,將封閉已久的舞台區打開,讓小孩在社區有一個共同的基地。

▲社區展覽:青年策劃自己的展覽向社區宣告自身的轉變,策展過程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磨合與他人相處。

▲成果演戲:將自身參與社區的經驗與轉變的過程編成一齣戲,演給居民(阿公、阿嬤、爸爸、媽媽)看,一方面建立自信也分享成果。

  在社區裡,只要人與人互動,便會觸發關心社區、注意生活瑣事的心。當你對地方沒有參與、沒有記憶,就不會產生情感,「地方」之所以存在正是由於眾人的參與、付出,其產生的漣漪永留在心中。

當青年留下,社區能提供的是什麼?

  在「仕安青輔社」陪伴孩子時,發現他們不知道長大可以留在社區做什麼,引發團隊構思:社區在計畫結束後該如何持續地走。這地方是個農村,那讓孩子接觸土地、學習在地農業,留鄉務農也是一條坦途。

  產生這個想法後,社團的青年幹部帶頭,組成「臺灣璞育文教基金會」,從陪伴到培力,建立孩子可發展的舞台,用教育、科技、農業讓偏鄉孩童認同自己、獲得掌聲,找到提升自身價值的方法,創造不一樣的未來。

▲生態課程:與新東國小合作,以認識蝴蝶、螢火蟲生態為誘因,讓孩童了解愛護環境的重要性,並以菌肥培養為主的自然農法實際操作。

▲實驗田:培力青年一技之長,使青年獲得相對於慣行農法較高的收入,而耕種所得部分回饋於社區孩童課輔,形成一個循環。

 

王昭雅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

 

  本期報導

   各期回顧

【公開徵稿】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大崎通訊電子報〉於每月15日發刊,歡迎本校師生踴躍投稿!編輯室信箱:em1122@tnnua.edu.tw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