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再思考─「家的日常/藝術介入計畫」展覽

圖、文/施友傑  2018-02-15

  家是每個人生命中重要的居所、是我們活動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與自身生命經驗息息相關的場域,在這個場域中,我們展開了許多不同地文化、習慣、階級等方面的日常生活經驗。此展覽,正是計畫「對於日常生活的介入」所策劃的一檔小型展覽。

  開幕於南南美術館的這次展覽,是由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四位博士生所規劃的,其緣於藝創所客座教授高千惠老師所開設的藝術實踐課程,希冀學生們結合理論與創作,共同規劃一個藝術計畫,甚至是實體的展覽策劃。因此,由課堂延伸出此次的藝術介入活動。在這一次的論述中,策展人蕭伊伶使用理論家列斐伏爾著作《批判日常生活》(Th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的定義,希望藉由日常生活的再現,以及另外三位藝術家羅嘉惠、蔡佩儒、南里朋子,分別對於三個家庭日常生活的介入與其創作,來思考藝術家如何透過「去熟悉化」(defamiliarization)與「陌生化」(strangeness)的藝術手法,將美學置入「日常生活」中,進一步打破「常規」與「異質性」(heterogeneous)的分野。換言之,是透過藝術創作等方式,來擾動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能重新思考看似平常、卻瑣碎的日常生活。

▲「家的日常/藝術介入計畫」展場入口

對於「日常生活」關注的空缺

  策展人蕭伊伶提到,觀察台灣藝術史發展時,他發現對於日常生活的描寫或批判,在台灣藝術史是一個不小的空缺,故他選擇以「家的日常」為主題。他舉例,17世紀的荷蘭地區有許多的風俗畫,所描繪的都是日常,也就是將生活中的部分畫入作品當中;然而,回看台灣藝術史的脈絡,確實對於日常生活描繪是較少人關注的。

  「家」這個主題,一直是蕭伊伶很關注的題材,因為在求學階段接觸過馬克思主義等理論,使得他開始省思自身家庭與生命發展;他發現看似僅和自己有關係的家庭故事,竟然會牽涉到整個大環境的發展。蕭伊玲的母親是高雄前鎮加工區的女性勞工,但過往我們只能從教科書上得知,加工區是台灣經濟起飛的重要發展過程,但卻極少人留意到當年這些勞工日常生活與工作型態;另外一例則是由他曾祖父蕭水妹的日記探查,一方面梳理了與自身斷裂的家族史,另一方面也爬梳了台灣日治時期糖業的發展。這一切,都和「日常生活」的紀錄與累積書寫有很大的關連,卻也因為內容瑣碎而容易被忽略。

家的日常/藝術介入計畫

  本次的展覽焦點,著重於藝術家與家庭的介入,以及對於日常生活的書寫,展出的三位藝術家,蔡佩儒、羅嘉惠、南里朋子,目前皆就讀於博士班。蔡佩儒延續過往的創作手法,特別選用家庭中常見的陶瓷物件-:磁磚與食器皿,以此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產生連結。並使用金箔、漆、水轉印等技法,將與自身相關的生活場景與生命經驗轉化至陶器上,呈現出宛如底片負片般的畫面,將訊息乘載於此,讓觀眾在觀看時所關注的,並非僅是眼前的作品,而是自己與自身家庭的更多連結。除了平面繪畫之外,蔡佩儒也展出了立體的作品,他以碗的形狀呈現,並在其中放入和自己密切相關、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或使用過的器物在其中,這幾件作品道出了蔡佩儒對於家的思念和想像,並也提供觀者窺探的位置,讓觀眾從中去感受藝術家的個人記憶,以及與觀眾自身家庭記憶的連結。她以個人的經驗,透由作品呈現提出了許多關於「家」的提問,並希望觀眾不只是看見作品本身,能進一步的回到自己的生命脈絡中,思考所謂「家」的意義與定位。

▲蔡佩儒,《記憶中遙遠的家》,及其作品細節

▲蔡佩儒的作品,以陶瓷與食器進行創作,將自身對於「家」的想像與記憶,透由多種技法轉化到瓷器上

  羅嘉惠則是使用平面繪畫的方式,記錄了自己介入的行為與成果。她在籌備的過程同時走入幾位家庭當中,以繪畫速寫的方式記錄他們家庭生活中的三餐,藉由每日飲食來呈現對於日常生活的關注。她認為日常飲食其實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部分,所以透由繪畫將其記錄下來,讓人們能重新注意這些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以及與自己相關的飲食習慣。當觀眾觀看時,不免能看見一些熟悉的飲食,彷如自己也經歷過這一餐,而在嘉惠的速寫當中,其實也無意間地紀錄了來自不同家庭的生活習慣,其背後牽涉許多能深入探討的面向。但如同藝術家自己所說的,即便使用寫實手法呈現,終究是畫家主觀藝術的安排,在這些作品當中卻也存有不少斷裂感,以至於無法立即的進入畫家作品欲傳達之訊息中。

▲羅嘉惠,《201711290734_家的日常-_高雄》,以繪畫速寫的方式,紀錄自己所介入家庭當中的飲食習慣,從最常被忽略的飲食提醒觀眾對於生活的關注

  較常使用裝置進行創作的南里朋子,作為一位來自國外(日本)的他者,在這一次的創作中,藉由他者的角度來觀看他所處環境(台灣)的家庭生活與家庭空間。南里朋子使用了腳踏車、紙箱、被收納的棉被來擺設,她以這樣的方式提出對於台灣家庭日常生活空間的觀察。在台灣許多住家,沒有玄關或走廊的設計,當門一打開面對的正是客廳;而台灣住家的客廳,因為往往正對戶外,抑或是有擺設神明、神桌,不同於日本住家環境,私人空間與開放空間之間的界線是非常模糊的,所以她以簡單的物件,帶出了台灣居家環境中的客廳,經常被放置機車、腳踏車等雜物的觀察。此外,她也進入到三組家庭當中,與他們共同生活,並邀請他們完成藝術家所提出的事情或動作,並記錄到一本記事本裡。以行動的方式直接的進入到家庭之中,進行行為上的擾動。

▲南里朋子,《日常》,以腳踏車等物件來再現台灣居家環境

實踐之後

  這個展覽所展出的藝術成果,其實只是一個過程。策展人說,目前展覽所呈現僅是一個介入計畫的面向,重點是在於後段,藝術家與其他家庭的互動關係,以及介入家庭行為產生的影響,這些計畫都需待藝術家後續的持續進行。這次的展覽,試圖讓觀眾查覺過於瑣碎的日常行為,這些看似平凡無趣的舉動,正是個人生命經驗的聚沙成塔,由此讓觀眾重新省思個體與環境間的互動關係。

 

施友傑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

 

  本期報導

   各期回顧

【公開徵稿】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大崎通訊電子報〉於每月15日發刊,歡迎本校師生踴躍投稿!編輯室信箱:em1122@tnnua.edu.tw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