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五沙龍-非視覺評論中的展場與劇場

文/張之馨 圖/王采沂  2020-09-15

  由材質創作與設計學系主辦的南藝哲學星期五,這次的主題「非視覺評論中的展場與劇場」,邀請到了藝評家、劇場藝術總監―許家峰,與我們一同分享他是如何在沒有光亮的世界中,堅持進行展覽與創作的行動。

▲講者述說口述觀展經歷

  許家峰透過口述觀展及評論書寫,代替雙眼去閱讀及記錄作品,不論書寫於「藝文殘缺觀察室」的評論,抑或在podcast「礙有為」的平台上的主持,都是他,即使身為一位中途障礙者,仍堅持投入藝文領域的熱忱的證明。

  而其中關於口述觀展,便是由一位能透過視覺閱讀展覽或藝文表演的陪同者,帶領講者前去觀展,透過口述導覽,家峰可以在腦海中慢慢的架構出整個展覽的形式及風格,或者聆聽出作品的材質及樣貌,這樣感官移轉行動,不只聆聽者,轉述者也能透過另一種非傳統形式的轉譯與閱讀方式,對藝術作品進行更深入的探究與發展出更新一層次的體悟。

▲大家投入專心聽講

  同時,許家峰現為「六八劇社」的藝術總監,他跟我們談論一次有趣的經驗,也令台下的聽眾印象深刻:有次他導演一齣舞台劇,因為他能透過其他的感官代替視覺,去覺察演員們的排演狀態,其感官細膩且精準,以至於大多數的演員到表演結束辦慶功宴時,才發現他們的導演是看不見的,才知道導演一直都是以他高度敏銳的聽覺及觸覺,去導戲及訓練演員的,這樣對於劇場藝術的高敏銳度與天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擁有的能力,更令劇團的演員著實佩服許導演的毅力。

  演講至尾聲,材質創作與設計系龔義昭教授,也詢問了講者關於視覺經驗的問題,也讓在場的聽眾投入並思索著。對於許家峰來說,他明白,也許從古希臘羅馬開始,例如柏拉圖的洞穴理論,藝術的確就是極其依賴著視覺經驗為支點,而進行著創作與論述的,但他希望,即使不太容易,甚至不可能與視覺創作站在公平的立足點上,他依然想努力發展一條非雙眼能及的感受路徑,一點一滴如拼圖一般,進而發展、建立出一個非視覺觀點閱讀藝術的完整系統。

▲龔教授與講者對談

  猶記得多年前做的一件「非視覺藝術的肖像畫」作品,概念便是挑戰不依賴視覺感官的前提下,試圖創作出,亦能讓觀者閱讀的當代藝術作品。筆者的作法是,運用將其他的感官放大,例如觸覺、味覺、聽覺等等……,一個個線索,讓觀者去建構出作品的視覺想像。

  而今天哲學星期五邀請的講者―許家峰,觸發及擴張了台下許多聽講觀眾的思考與想像,這時,回首再度閱讀自己當初的作品時,便意識到當初的作品著實過於單純天真,有些不同的角度與世界觀,光靠想像也是無法切身的同理其經驗世界,更無法好好地將之當作題材進行創作。

  而他,許家峰,是一位真實在生活中實踐非視覺評論的藝評家、表演創作者,很幸運能在這次的講座聽聽他的故事,讓我們更能貼近這些,欣賞獨立於傳統藝術形式的藝術工作者,理解他們的視角及精神。

▲台下觀眾熱烈向講者發問及給與回饋

 

張之馨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王采沂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