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田野的重返之旅

文/陳怡如、吳宣佑、曾智亮、王可萱、李天卉 彙整/陳姿吟 圖/音像紀錄研究所  2020-11-15

  以「回看、發想、重返、首映、檔案」為主軸的「重返噶瑪蘭:新社部落田野訓練暨影像紀錄工作坊」,係由南藝大音像紀錄研究所蔡慶同所長與慈濟大學傳播學系潘朝成助理教授所合作辦理,營隊為期三日,期間透過歷史影片回看噶瑪蘭族的過去,並在在地青年嚮導的陪伴下走訪部落,發想並挖掘拍攝方向與議題,在時間極度壓縮的情況中,拍攝剪輯完成5部短片。同時學員也參與了部落的pakelan(完工)祭典,一同體驗噶瑪蘭族的祭儀與傳承。

▲Pakelan祭儀,要面向祖先遷徙過來的北方

  此營隊結合了南藝大音像紀錄所「紀錄片製作組」和「電影資料館組」的特色,既「重返拍攝」也「活化檔案」,服膺了創所所長井迎瑞「影像檔案做為紀錄方式」、「集體記憶的建構與解構」的概念。今年則因蔡慶同所長所主持的「從未消失:台灣平埔族群影像資料庫」(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補助計畫),積極將影音人才培力的師資課程帶到部落,透過影像培力與部落社區交流對話。

  花蓮縣豐濱鄉的新社以「稻浪梯田」和全台獨有的「香蕉絲」工藝聞名,同時也是噶瑪蘭族聚落之一的新社部落(pateRongan,意為「船停泊的地方」),是目前保存最多噶瑪蘭族語言及文化的部落。香蕉絲工藝曾於104年由花蓮縣登錄為縣定無形文化資產,如今時光流逝,耆老凋零,文化傳承面臨危機。透過此次工作坊辦理,希冀藉由影像紀錄,將工藝的技藝及耆老的記憶傳承保存,留下新社部落「此刻」的影像檔案。

▲學員拍攝採集香蕉絲原料

 

觀看作為一種尋跡,尋跡作為一種觀看

  營隊安排了影音檔案的歷史縱觀閱讀以及戶外走訪的深度理解,前者包括日本殖民時期的移川子之藏、淺井惠倫、宮本延人等人以16釐米所拍攝的民族誌紀錄片《熟番流流社》,展現了帝國觀看原住民部落的視角以及殖民與被殖民間的權力關係;《豐濱之夜》則是噶瑪蘭族人首次公開展示Kisaiz歌舞,並自我宣稱為噶瑪蘭族,要求政府承認該族為台灣原住民族之一。此外,潘朝成老師也播放了過去所拍攝的片段,回顧從1993年至2002年復名成功間的族人處境。最後一支亦是潘朝成老師的紀錄片,《17年影像17年夢》,於2010年製作完成。該片以噶瑪蘭族作為主體,紀錄復名運動、文化展演、香蕉絲工藝、海祭、歲末祭祖、除瘟祭、入倉祭、豐年祭、文化傳承、母語教學、傳統家屋等等,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傳統祭儀與日常樣態,詳實地記錄下噶瑪蘭族珍貴的文化底蘊與文化傳承。「重返」的影像閱讀,橫跨了日治到解嚴後,外來觀點到內部觀點,藉由歷史影像的梳理一則見證了時代的流轉,一則亦呈現人事時地物的轉變,提供與現今對話的線索。

  戶外走訪則以步行的速度認識新社部落,包括沿路的彩繪牆-繪製了噶瑪蘭族人撿拾海菜、海祭祖靈、山野狩獵、豐年祈福、竹筏捕魚和聚會傳承等活動;國小門口的大葉山欖-噶瑪蘭族語稱Gasup,是部落的神樹,能夠凝聚部落力量、守護噶瑪蘭;石棺遺址-經學者判斷應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麒麟文化的遺址,實際功用為何仍待商榷;此外還有至「香蕉絲工坊」體驗香蕉絲製作的工法,觀察以「工藝」作為文化復振的族群凝聚力。在尋跡的過程中,街景不啻為時代與文化的載體,具體而微的展露了生活的日常。

▲小隊輔帶領團體討論

 

紀錄片初體驗

  經過對田野環境的初步認識,學員們要進行分組討論、敲定主軸,並分工完成拍攝剪輯課題。不巧連日陰雨綿綿,學員們又是攝影初學者,此外還有訪談對象臨時沒來、剪輯筆電進入更新狀態等突發狀況,對學員而言,怎麼處理這些「計畫趕不上變化」的大小麻煩才是紀錄片體驗過程中的挑戰。所幸每組都有安排小隊輔以及部落在地青年陪伴引領,前者為南藝大紀錄所的研究生,有紀錄片製作經驗;後者則在部落生活,對部落文化較為熟悉。並有南藝大紀錄所蔡慶同所長和慈大潘朝成老師隨時提點,給予建議。

  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促發了學員對紀錄片的思考及反省:「拍紀錄片到底是要先預設立場去拍?還是要拿著攝影機去拍了很多素材以後,再用剪接說故事?」、「速成的進入田野拍攝發表,會不會有理解謬誤或是倫理問題?」。營隊過程中密集又緊促的安排及訓練,是課堂上難以體驗到的經歷。

  最終學員們成功完成五部作品,分別是以岩棺和潘朝成老師為主軸的《官棺相惜》-追溯岩棺從出土,被台灣博物館以展覽名義借走多年,部落也因而受邀參加豐濱之夜,到2000年初原民意識抬頭,並於2014年爭取到岩棺送回部落的經過。以部落青年為主要拍攝對象的《看見噶瑪蘭-返鄉》-透過訪談青年們返鄉的原因、過程,及拍攝他們參與pakelan慶典,呈現部落青年返鄉後遇到的困境及克服過程、部落文化傳承的困境與希望,聚焦在部落現在與未來所面臨的挑戰上;《花蓮豐濱新社部落-香蕉絲》-拍攝「香蕉絲工坊」內工作人員的工作過程及口述,講述香蕉絲從原料挑選、工序到推廣創新等傳承的難處;《香蕉絲的起源》-訪問部落裡從事香蕉絲編織的潘愛美女士,介紹此項手藝的起源;以及觀察式拍攝呈現pakelan儀式中分肉、烹飪以及享用大餐過程的《Pakelang》。

  放映會時同時還有新社部落潘春福頭目、新社社區發展協會潘禎祥理事長、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以及部落耆老、部落青年多人出席,給予學員們在地觀點的反饋,包括建議pakelan儀式應全程紀實、香蕉絲工藝在性別方面的禁忌等。

▲學員拍攝訪談對象

 

結束是下一次的重返

  三天的營隊,在學員的感謝感慨分享中畫下句點。學員睿騰表示,小組討論拍攝方向時,小隊輔給了不少建議與經驗分享,也感謝兩位老師在每組報告拍攝計畫時,引導拍攝方向的討論。學員婕瑜亦分享,因為分工安排,一個人獨自剪接的工作負荷量頗大,得要在表定時間趕出完整的片子很有難度。

  除了學員頗有感觸之外,對於小隊輔們也是一次刺激難得的教學經驗,包括看到學員們的熱情和行動力,激勵自己每個「下一次拍攝」也都要保持初心等。在這個「重返噶瑪蘭:新社部落田野訓練暨影像紀錄工作坊」營隊中,看到、體驗到的不只是新社部落及族群文化的過去與此刻,同時也是邁入田野的心態、製作紀錄片的方法、以及每個相遇、溝通、互動、連結所迸發的火花。

▲結業大合照

 

陳怡如、吳宣佑、曾智亮、王可萱、李天卉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