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亞洲當代藝術學術論壇主題展《日常考:游擊作為方法》

圖、文/黃宜婷  2020-12-15

  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與臺南生活美學館主辦,合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聯合策劃之展覽《日常考:游擊作為方法》(Daliy Routine—Guerrilla Action as Art Practice),於2020年12月4日至12月27日在臺南生活美學館展出。

  臺南生活美學館前身為臺灣省立臺南社會教育館,於1955年成立,原館舍為清朝吳園古蹟與日治時期之公會堂,後遷任新館,改名臺南生活美學館。館內有展廳、演藝廳與會議室等,不時舉辦各種展覽、劇場公演與工作坊等,提供居民靠近與參與藝術的機會,促進社區藝文交流。

▲臺南生活美學館與石雕「傳承鳳凰」

  走近臺南生活美學館,遠遠就能看見寬廣的前庭中,當年由臺南市赤崁獅子會贊助的「傳承鳳凰」之高聳石雕。館外掛有顯眼的直幅布條,為館內活動宣傳。推開大門,可見一樓大廳正中央擺放著《狀聲詞 Echoism-視覺藝術無障礙展覽》之裝置作品,一旁則是服務臺與各式活動資訊告示。

▲館內一樓大廳

  本次展覽12位藝術家以《日常考:游擊作為方法》為題參與創作13件作品,以考現學為底的路上觀察學,於再平常不過的日常中,挖掘各種奇異之處,在生活的碎片與殘餘中留住瞬間的情感。在海報中可見指紋與箭頭等符號,將日常生活不斷在持續進行中的流動狀態嶄露無遺。而提及「日常」與「游擊」之元素,則讓人不禁想起法國社會學家狄塞托(Michel de Certeau)於1980年出版之《日常生活的實踐》一書中,對人們於世界的生存之道提出的「策略」(strategy)與「戰術」(tactics)之觀念;在強權者界定出專屬場域處理對外關係,建構制度與規範之策略壓制人民的同時,人民則透過游擊般的戰術,主動在該場域之中施予微小的反抗擾動秩序,建立屬於自我的生存之道,在不推翻策略的前提下,為自己博得喘息的空間。

▲三樓會場牆面展示海報

  開展當日之座談會中,邀請到策展團隊與兩校師長分享,包括展覽理念、策展過程、缺失、現實與理想的考量等,也對藝術與生活之間界線的溯源,探討藝術神聖性世俗化的突破,如風景畫、貧窮藝術等,對觀眾多有開疑解惑、醍醐灌頂之點悟。不過本展覽美中不足的是,在作品周圍並沒有關於作品資訊與作者的資訊標示,唯有的是展覽場中一張將各作品資訊與區位集結的標示圖,對空間感不好的觀眾可能會造成些許困擾。

▲開幕座談會

▲作品資料與場內區位圖

▲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上線高雄》

  在該展入口處,首先迎面而來的是法籍藝術家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之作品《上線高雄》,該作者透過將高雄不同地區的城市道路景觀攝像線性組合,拼湊自身對該城市的時間與印象。而與此相對,同樣藉由「記憶」牽引來展現的還有本地創作者洪鈞元《我與母親的民國六十四年》、陳冠穎《藝術家先知》、王家男《樣板戲(Model Operas)》等。

▲洪鈞元《我與母親的民國六十四年》影片截圖

  在《我與母親的民國六十四年》的兩個錄像中,其一作者透過結婚傳統禮俗與父親被手銬禁錮等片段的錯落拼湊,呈現父母親的生命歷史,及男性與女性的社會角色。另一個錄像則展現婦人於家中臥室與廚房之炊飯、進食等生活畫面,闡述當事人自身對於家的記憶與探索。家對該名婦人不再單單是以實體建築或地域來界定,而是一種歸屬感,展現出歷史記憶的今昔對比與虛實轉換。

▲陳冠穎《藝術家先知》與《藝術家不在》之影片截圖

  陳冠穎《藝術家先知》中,以《藝術家不在》之影片紀念藝術家過去與一位遊民朋友來往的經歷。該影片分為短暫的八章節,以公園、美術館、藝術自由日、藝術街頭祭、窩、超新星、橋墩、不在為題,描繪認識的初始到共同探究藝術、合作的交流,以及遊民朋友因為作品被破壞而灰心喪志不再繪畫的整個過程。其中遊民朋友分享,他認為藝術家與街友最相似之處在於他們都是孤獨、孤寂且未知的,在帶給人們歡樂與想像上都很堅持,讓人見識到不同身分與環境對藝術的創作理念之異同及其創作的廣度來自於思維的開闊。

▲劉鳳鴒《覓覓縫IV(The time in between IV)》

  其餘裝置作品則有如劉鳳鴒《覓覓縫IV(The time in between IV)》與鄭元東《砲擊準備》、高士賀《M啤酒籃(M beer basket)》等。其中《覓覓縫IV》將文本紙張與縫紉布品等不同媒材結合串聯,為女性勞工在工作與生活之間的角色平衡敘事;《M啤酒籃》則意圖在藝術之餘兼顧實用性。

▲高士賀《M啤酒籃(M beer basket)》


▲黃舜廷《空白》其中2幅

  繪畫作品則為黃舜廷《空白》、曾國榮《羅漢車2.0草圖》、李承道《妖精夜襲》等。黃舜廷《空白》在描繪植物之間於畫布上留下各種空白之處,讓觀者自由根據自身經驗印象為其填空,為藝術家與觀者之間作出隱性的連結,為作品增添額外的想像空間;曾國榮《羅漢車2.0草圖》則將傳統神轎上的雕刻嵌入現代情境置換,搭配吉祥話的挪用,描繪現代單身族群在社會中的打拼與闖蕩,由以上可見同一主題所延展的各種多樣性。

▲曾國榮《羅漢車2.0草圖》整體與細部

 

黃宜婷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研究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