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全球暖化第一招-堆肥

文、圖/陳俊諺  2020-12-15

  本校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除了長期致力於社區、地方營造與發展等議題外,也關心社會、地球環境、自然生態等領域,乍看遙遠的議題卻與我們對於地方營造皆息息相關,正如同極端氣候影響鄉村農業生產、氣候影響建築與空間設計(日照、氣溫等)、都市開發與自然生態相互影響,這些問題皆脫離不了地方/社區營造。

  因此,本學期由曾旭正教授開設「永續環境」課程,便針對反轉地球暖化100招進行認識與討論。而臺灣早期農村常見的「堆肥」工作,如今被視為反轉地球暖化的利器之一。為此,本文將嘗試從「全球暖化與廢棄物」角度切入「臺灣廚餘議題」進行分析,再透過本組針對社子社區的農業觀察及操作經驗進行分享,盼藉由課程所學與組上操作之分享,讓更多人對於生態環境議題能有更多認識。

▲社子居民進行鋤草掩埋

 

一、全球暖化與廢棄物

  地球上所有生物和人類一樣都會製造廢棄物,正如:微生物、動物會進行排泄、排遺;植物則會有落葉、枯枝、果肉等有機質產生。但對於大自然而言,這些無疑是滋養泥土的肥料,透過存在於土壤間的微生物世界的力量,使得這些能量能不斷在動物、植物、大自然間進行循環及轉換。

  然而作為大自然一份子的人類,其製造的垃圾除了排泄、排遺外,更多的是因應科技、技術發達而產生超出自然界處理範圍的廢棄物,如:塑膠袋、吸管、金屬商品、熟廚餘等。

  同時因城市、鄉村等新的居住型態產生導致垃圾量暴增,使得人們得設置各式垃圾處理系統。然而這些措施卻多與大自然的處理方式背道而馳,如:垃圾掩埋、焚燒等。另外,惡意排放工業廢水、垃圾傾倒等情形,無疑破壞了自然界的能量循環模式外,更造成自然環境汙染,也使得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快速增加,進一步造成全球暖化效應。

  現今垃圾種類、材料多元,其仍需要相關設備才能處理,然而日常飲食產生的廚餘是我們可以盡力管控與執行的方向,也因此希望透過本篇的介紹讓大家能更了解廚餘的分類與適切的處置方式。

▲社子社區果樹園

▲社子果樹下的枯枝樹葉

 

二、臺灣廚餘分類與堆肥經驗

  何謂廚餘?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定義之廚餘可分為熟廚餘與生廚餘兩種。熟廚餘泛指一般家庭剩菜剩飯、麵食、魚、蝦、肉類、內臟、生鮮或熟食、過期食品等,經處理後多作為養豬飼料;生廚餘則為生菜葉、果皮、茶渣、貝殼、果核、落葉、花材等不適合養豬者,多進行堆肥處置。

  而現今世界上所產出的固體廢棄物除了塑膠、金屬等製品外,多半皆屬於有機的或可透過生物進行分解,亦即為廚餘、落葉等垃圾。臺灣雖然透過法規規範各類型的垃圾及廢棄物,同時設立全面的資源回收系統進行處置,但卻在程序終端多進入垃圾掩埋場、焚化爐。使得原本可依循自然界力量處理的垃圾,不僅能量無法轉換回饋於自然,反而得消耗更多資源、能量進行處理,同時造成更多環境課題,如:空氣汙染、水質及土壤汙染等。

  經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資料顯示,每年廚餘回收量自2014年72萬公噸逐年下降至2019年僅剩49萬公噸,回收率則從9.78%降至5.53%。乍看全臺灣的廚餘回收量減少,但於一般垃圾調查與統計中仍可發現每年仍有近40%的廚餘,顯示臺灣整體廚餘量仍十分龐大,其經推估可達100萬噸。往年大半廚餘(統計其高達77萬噸)多經由蒸煮後餵食豬隻作為處置方式,然於2019年為防止非洲豬瘟延燒,政府便下令禁止使用廚餘養豬,導致大量的廚餘無處可去,最後進入垃圾掩埋場與焚化爐。

  為消化龐大的生/熟廚餘量,行政院環保署現以堆肥、焚化、掩埋作為三大處置原則,也面臨相關課題:

1. 掩埋:

  近幾年臺灣環保意識高漲,加上土地有限,致使掩埋場地點難以尋覓。

  且經研究調查發現,多數掩埋場之環境難以達成微生物分解條件,並於美國及臺灣垃圾掩埋場中亦可發現放置十年的食物等有機廢棄物仍未被分解的現象。

2. 焚化:

  臺灣民眾對於空汙議題十分關注,其垃圾焚燒產生之有毒物質、氣體更有所擔憂。

  另就熟廚餘而言,會因烹調方式不同,需有對應之前置作業(脫水、瀝油等)才能焚燒,否將縮短焚化爐壽命。上述因素致使焚化雖為大多數垃圾的處置措施,卻也難以再加設焚化場域,或增加焚燒量。

3. 堆肥:

  生廚餘未有加工,本就可作為土壤堆肥使用;熟廚餘則因為經由烹調過程,其處置方式變得繁雜,且易產生臭味問題,使得業者接手熟廚餘堆肥處置之意願不高。

  然經統計,臺灣堆肥場數量共計121家,其中民間共有69家,處理量能較大者平均一天能處理70-80噸廚餘;公有則共有52家,規模較小者平均一天僅能處理5-10噸廚餘,顯示臺灣堆肥處理量能仍有成長空間。

  因應政府政策改變,使得臺灣廚餘堆肥成為未來潛在新興產業,從熟廚餘的處置技術研發、設備技術、課程規劃、堆肥商品化等皆富有龐大商業利益。透過設備、技術更新,不僅能讓臺灣堆肥場對於土地需求變小,同時也能減少臭味問題、縮短堆肥製成時間並提高廚餘處理量能,惟目前廚餘技術產業仍面臨法規限制,如:堆肥商品化等。但盼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合力,讓臺灣的廚餘不再是棘手的垃圾議題,而是轉換為友善環境的力量,將原本的能量回流於大自然,成為賦予動、植物的營養來源。

▲落葉成為自然有機質

▲社子農民果園除草後堆置土壤上

 

三、作者操作經驗

  「肥料到處有,就怕不動手。」、「一分肥,一分糧;十分肥,糧滿倉。」「穀子沒糞穗頭小,黍子沒糞一把草。」上述皆為農業關於施肥的常見諺語。若為農家子弟,更常能聽到父母親、爺爺、奶奶描述當年在茅坑挖糞堆肥的故事,顯見臺灣早期的農業時代,堆肥的概念與執行早已行之有年。惟近幾十年因化學領域發達,而開發出多元的化學肥料後,致使傳統、天然的堆肥方式漸漸消失。

  今年,城鄉思維與實踐組以臺南市官田區社子里鎮安宮周邊聚落作為主要田調的區域。在調查社子農業耕作情形時,便可發現當地的農民仍有傳統、天然的堆肥習慣,會把修剪的樹枝、落葉集中在果樹下;若為種植蔬菜者,則會將田埂邊的雜草連根除掉並掩埋、覆土在作物根系邊。甚至許多農民會將牲畜(雞、鴨、鵝)等養在果樹下,使其糞便作為天然肥料,持續提供作物充足的養分。

  至於本組的同學、學姐原本就有運用植栽箱種植多項作物,如:芋頭、洛神花、萵苣、大陸妹、牛番茄等。近期便開始活用所學,嘗試將平日烹飪剩下的生廚餘,如:柳丁皮、蛋殼、稻殼、蒜頭皮、金針菇、香蕉皮等平均堆置在作物周邊。經觀察後,可發現多數約莫二周便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所分解,此舉不僅能減少學校垃圾處理量,並持續為土場補充養分,促進作物生長更佳良好。(堆置的生廚餘數量亦須注意,以避免過多導致尚未分解完就衍生許多蠅、蟲等衛生問題。)

  另針對熟廚餘部分,因為經過人為烹調方式之故,若想製成堆肥尚需經過脫水、瀝油等程序,且微生物分解的時間較長,會需要一到三個月的時間。倘若未做相關程序處理便進行堆置,則更容易滋生蠅、蟲、產生臭味等衛生問題,因此目前尚未使用熟廚餘作為堆肥。且為減少垃圾處理量,組上同學每日烹調也會以適量為前提,以落實零廚餘政策。

 

▲枯枝、落葉集中於果樹下堆置

▲組上植栽箱作物

 

四、結語

  「大地賜予你們累累碩果,但是,除非你們明白用什麼作為交換,否則就不該索取。」-紀伯倫《買賣》

  大自然創造無數美麗的環境,這些環境孕育許多的生命,而人們卻誤認為這些是屬於自己的產物,把環境用產權的概念劃分土地、海洋與天空;把那些美麗環境所孕育的生命分類為漁產、農產等,競相爭奪與開發。在無止盡的開發與索取下,也逐漸面臨大自然的反撲,如:空氣汙染、氣候變遷等,而今年臺灣更面臨嚴峻的缺水危機,嚴重影響民生、農業、工業用水。上述困境、課題皆彷彿大自然正在給予人類嚴正的警告,盼人類可以正視這些問題,在追求經濟發展與便利的同時,思考我們的地球究竟怎麼了?

  全球暖化的原因是多面向導致,人類作為社會的小小螺絲難以以一人之力扭轉局勢,但倘若每人都能從生活日常中調整,如:避免使用一次性消耗品、隨手關燈、不隨地丟垃圾等,這些小小的力量也會成為改變的巨大能量。

  「我們可以說地球有成長的靈魂;泥土就是它的肉體。」-達文西

  愛護地球,緩解地球暖化需要多元管道的介入,本篇介紹的「堆肥」也僅是其中一個方式。而堆肥是一種既能增強肉體(成長的靈魂),又能避免溫室氣體進入大氣的方法。

  希望透過此篇能讓大家了解自己平常吃的蔬果「究竟是吃什麼長大的?」外,也對廚餘的分類、友善環境的處置方式有進一步的認識。人們對於土壤世界的認識仍不足,堆肥技術也仍需要科學持續的研究與探討。但凡事總須一試,倘若你也有自己烹調、種植小作物的習慣,不妨試試看友善環境的堆肥法吧!相信在操作的過程中,你也能感受到自然界微生物的奇妙力量與生命力。

▲蛋殼與萵苣

▲蛋殼、稻殼作為作物的堆肥

▲稻殼作為萵苣堆肥

 

陳俊諺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