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藝術史教育扎根研習營:藝術史的休閒娛樂

文/陳昭如 圖/藝術史學系  2021-01-15

  藝術史教育扎根研習營自100年起至今已辦理十四屆,109年擴大活動規模,從八月至十一月底舉辦北、中、南三個巡迴場次,參與人數接近四百人次,學員迴響熱烈。本屆活動主題以古今西洋藝術為範疇,並以休閒娛樂文化為主軸,定名為「藝術史的休閒娛樂」。休閒娛樂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藝術作品更不乏從休閒娛樂中汲取靈感,創作相關的繪畫、雕塑、工藝器物等作品。每位講師依其專長領域,細數佳作,帶領學員探索西洋、當代藝術中的休閒娛樂,領略其中的藝術之美,勾勒西方藝術與休閒娛樂相關創作及其多元的文化意涵,以豐富學員們的藝術史知識涵養。

▲學員針對演講內容發問

  于禮本老師主講「猜猜我是誰──化妝舞會的隱現之趣」,從中世紀的舞會服裝講起,帶領學員觀察畫作裡嘉年華會的盛況,其中不僅反映出人民生活日常,也帶出道德意涵、人性等多面向的解讀。面具與服裝從過去娛樂雜耍的形象,轉變為貴族社會的舞會中的奢華時尚代表,帶出從14世紀至19世紀西洋社會休閒娛樂的風貌。

▲于禮本老師主講「猜猜我是誰──化妝舞會的隱現之趣」

  蔡敏玲老師主講「琴棋書畫射御──騎士精神與愛的綺想:試論古代奧林匹克競賽到文藝復興的朝臣論」,騎士愛情是浪漫愛情的代名詞,文學的發展牽動著騎士精神與道德、美德的傳頌,文學裡英雄美女身心靈的完美契合,不僅滿足中世紀婚姻與愛情的兩難,更反映出人類自遠古以來對榮耀與情愛的尋求與想像。

▲蔡敏玲老師主講「琴棋書畫射御──騎士精神與愛的綺想:試論古代奧林匹克競賽到文藝復興的朝臣論」

  汪文琦老師主講「以和為樂:從柏林愛樂音樂廳談起」,由「藝術」與「感受」切入演講主題,感受之於自己與藝術的相應無須過多的說明,當對某個事物有所感覺及產生情緒感受,那是最直接、寶貴的經驗。老師以中國哲學的意涵帶領學員重新感受柏林愛樂音樂廳的空間設計,人與樂的融合正是其設計最為人稱道之處。

▲汪文琦老師主講「以和為樂:從柏林愛樂音樂廳談起」

  許遠達老師主講「隱沒於日常的美學:其實我們都在面對抽象造形藝術」,從生活案例講起,拉近藝術與生活的連結,老師透過問答方式,從時尚服裝、汽車、工業設計、抽象繪畫等角度談生活中隱藏的美學,引發學員思考如何在日常中發現靈光,並從中找尋藝術的樂趣。

▲許遠達老師主講「隱沒於日常的美學:其實我們都在面對抽象造形藝術」

  劉怡蘋老師主講「藝術史的休閒娛樂──兼論當代藝術家作為玩家的本質」,藝術無所不在,現今面對當代藝術更是一個不斷在變動的狀態,而現今論及藝術的範疇,遊戲與電玩是否有納入藝術的分類,演講過程老師不斷多方的提問,透過藝術地圖、文化商品化、跨領域藝術的融合等關鍵字,引導學員將當代藝術中的「遊戲」轉譯與再詮釋。

▲劉怡蘋老師主講「藝術史的休閒娛樂──兼論當代藝術家作為玩家的本質」

  黃猷欽老師主講「幸福在哪裡?1960年代瓊瑤電影中的藝術與娛樂」,從電影研究的角度重新剖析觀眾與電影的連結,主動創造之於藝術詮釋;感官體驗之於消費象徵符號,看似輕鬆、情節熟悉的電影當被解構重讀後,別有另類風趣,就如同電影呈現般「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黃猷欽老師主講「幸福在哪裡?1960年代瓊瑤電影中的藝術與娛樂」

 

陳昭如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碩士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